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晚茬麦高产管理技术
当前位置: 正文
晚茬麦高产管理技术
发布日期: 作者:中国种业商务 浏览次数:230
来源:河北 作者:刘忠强
因腾茬晚、天气降温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,今年晚茬麦的播种面积增加。影响晚茬麦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冬前积温不足,苗小蘖少,根系不发达,形不成壮苗。生产实践证明,晚茬麦只要品种对路,科学管理,拿足穗数,也能获得500公斤左右的亩产量。主要技术要点如下:
一、选好品种要选用适合于晚播早熟的半冬性高产品种。这类品种阶段发育快,营养器官生长时间短,后期灌浆快,在晚播情况下容易获得高产。
二、施足底肥充足的底肥可以促进壮苗的形成,弥补积温不足的影响。一般要求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、纯氮12~14公斤、五氧化二磷(P2O5)8~10公斤、钾(K2O)5~7.5公斤。上述总施肥量中,将全部有机肥、磷肥、钾肥和氮肥的60%,均施作底肥,第二年春季起身期再施40%氮肥。在60%底施氮肥中(纯氮7.2~8.4公斤)拿出5公斤尿素作种肥,以利于幼苗的吸收和壮苗的形成。施肥方法可于耕耙时,耙第二遍之前撒施。也可采用带施种肥的播种机播种,将种、肥分开,以免烧种(具体的施肥方案可参照精播、半精播高产栽培的施肥方案)。
三、足墒播种足墒下种是保证小麦苗全、苗匀、苗壮的关键环节,对于晚茬麦田保苗安全越冬极为重要。为确保足墒播种,最好在前茬作物收获前浇水并及时中耕保墒;也可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抓紧造墒及时耕耙保墒播种;为了抢时播种,也可在播后立即浇“蒙头水”,待适墒时及时进行松土保墒,助苗出土。浇“蒙头水”的地块,小麦播种深度以2厘米为宜,切勿过深。10月15日前造墒,然后拔掉棉棵,运到田外,让晚秋桃在棉棵上自然开裂。
四、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,抓紧进行耕翻细耙。掌握耕层深20厘米左右,精细整平地面,做到无明暗坷垃。对墒情不足的地块要整畦灌水,使土壤沉实。
五、适时足量播种晚茬麦由于播种晚,冬前积温不足,单株分蘖少,因此,应根据播期适当加大播种量,以密补晚,依靠主茎成穗,获得足够的亩穗数。10月下旬播种,每亩基本苗一般应掌握在20万~24万;11月上旬播种,每亩基本苗25万~30万。
六、浸种催芽为使晚茬麦早出苗,播种前用20~30℃的温水浸种5~6小时,捞出晾干播种,可提早出苗2~3天。
七、播种规格根据不同的间、套、复种方式,确定相适应的播种规格。可采用大畦小背,畦面宽2~3米,背宽35厘米,行距20厘米左右,播种深度3~4米;套种麦田,要根据下茬套种作物的行距留好相应规格的套种行。
八、加强田间管理冬前,晚茬麦由于播期晚、苗子弱小,一般不需要管理。但对于抢墒播种的晚茬麦田,应注意浇好越冬水,并及时划锄。
春季,晚茬麦的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。返青期前后结合除草划锄1~2次,以促苗早发。起身期,对苗情、地力一般的晚茬麦田,应于起身初期及时追肥浇水;对地力较高、基肥充足、麦苗较旺的晚茬麦田,可推迟到起身末期追肥浇水。
生长后期,晚茬麦一般不再追肥,以预防贪青晚熟。但要浇好挑旗水或灌浆水。另外,要注意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,并适时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