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性脊柱畸形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景岳堂杏林天使基金让39名脊柱畸形患 [复制链接]

1#
黑色素种植 https://m.39.net/disease/a_9519002.html

本文转自:萧山日报


  ■文/摄记者朱林飞通讯员洪斐吕金红


  年底,萧山区慈善总会、医院慈善分会接受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万元捐赠,成立“景岳堂杏林天使基金”,医院帮扶结对的贵州、湖北、西藏等地区的脊柱畸形贫困患者。


  日前,“景岳堂杏林天使基金”第二轮捐赠签约仪式举行,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再次向萧山区慈善总会捐赠万元,救助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,医院帮扶结对的贵州、湖北、四川、浙江等地区户籍的贫困家庭中脊柱畸形患者。


  三方牵手


  基金首轮惠及39名患者


  脊柱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,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有较高的发病率。它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,严重者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,肢体活动不便甚至瘫痪,还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。


  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脊柱畸形发病率为1%-3%,每年需要手术的病人是2万—3万人。因为手术的技术要求高、风险多、难度大,医院望而却步。为了挽救这些病人,几年来,医院摸着石头过河,咬着牙在这个医学高峰向上攀爬、探索,取得的效果让国内顶尖医学专家纷纷点赞,也因此让很多脊柱畸形患者重获新生。其中,在“景岳堂杏林天使基金”的资助下,有39名脊柱畸形患者重新挺起了脊梁。


  “3年前在萧山区慈善总会的牵头下设立‘景岳堂杏林天使基金’,由医院定向帮助贫困地区的脊柱畸形患者,这是景岳堂传承张景岳中医药文化理念的一种体现。我们希望通过该项基金,让更多的脊柱畸形患者能够抬头挺胸,重启人生。”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建富告诉记者。


  区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景岳堂的爱心奉献、医院的无私救助,让数十位脊柱畸形贫困患者直起了腰杆,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,希望这份大爱能感染更多的爱心企业,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,为萧山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贡献社会力量。


  高难度手术后


  父子俩迎来了新生活


  贵州凯里的杨秀成父子就是“景岳堂杏林天使基金”的受益者。他们都是脊柱畸形患者,因无钱医治,曾常年忍受病痛折磨。患者杨秀成的脊柱后凸畸形最为严重,几乎弯成了“C”字型,下巴贴在胸骨上,吃东西吞咽都困难。照当时的情况发展下去,杨秀成活不过几年。


  医院帮扶送医的过程中,医院院长全仁夫见到了杨秀成。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手术,全仁夫经过仔细衡量,决定挑战一次,给患者一些希望。年10月,医院全仁夫团队开始为他开展脊柱矫形救助。术前,医院麻醉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,为杨秀成做了“史上最难”气管插管。


  之后的11月6日和11月11日,全仁夫团队对杨秀成进行两次高难度的截骨矫形手术。年1月6日,最后一次颈椎后凸矫形手术顺利完成。经过精心护理,出院前杨秀成已经可以成功抬头、挺胸。这也成为国内罕见脊柱后凸畸形度、颈胸段后凸50度、胸椎后凸度矫形成功的患者。


  杨海兵是杨秀成的儿子。入院前,这个27岁的小伙子脊柱后凸67度,身高只有cm。年1月23日,杨海兵接受了全仁夫主刀的脊柱后凸截骨矫形手术。术后,护士给小伙子量了身高,足足“长高”了10厘米。康复后,杨海兵重新找回了自信。


  如今,父亲杨秀成身体状况良好,还在家里养起了鸡鸭,以补贴家用。杨海兵目前在老家从事物流工作,还找到了合意的女朋友。父子俩的生活安稳知足,与手术前的情况大为不同。


  记者电话采访时,杨海兵激动地说:“从动手术到现在已过去了两年多时间,父亲现在生活能自理,还能干活。我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,村里的人再也不用‘有色’眼镜看我们了。谢谢医院让我们父子开启了新的生活!”


  手术后3年


  小牟牟的身高增长了30厘米


  来自湖北利川的小牟牟则是“景岳堂杏林天使基金”的最小受益者。小牟牟当年5周岁不到,身高72cm,体重10kg,其后背呈剃刀背畸形,前胸呈弓形隆起。


  据小牟牟的妈妈说,孩子出生后几个月经常会哭得喘不过气来,长到一岁后,他的后背骨头慢慢突起,随着年龄的增长,畸形越来越严重。严重的脊柱畸形对小牟牟的心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迫,他的胃口很小,导致身体发育不良,身高和体重都较正常儿童要低很多。父母心急如焚,四处求医。


  年10月,小医院看到了其帮扶单位医院的“重塑人生脊梁”项目介绍,并得知医院在脊柱矫形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诊治水平,已成功让余位脊柱畸形患者重新挺直了脊梁。她仿佛看到了儿子“重生”的希望,立即通过利川帮扶办与医院取得联系。当年10月22日,小牟牟住进了医院二十一病区(脊柱矫形科)。


  入院后,全仁夫非常重视这位远道而来的小患者。为了不影响小牟牟的生长发育,全仁夫和脊柱矫形科主任李伟对小牟牟进行病情评估后,决定采用“小儿生长棒”技术对他进行脊柱矫正。“小儿生长棒”技术是在患儿脊柱两侧置入一个支撑系统,该系统能够持续矫正畸形的脊柱。随着患儿的自然生长发育,每年需将置入体内的生长棒结构定期予以撑开,以便两者之间达到一致性,从而起到治疗低龄儿童脊柱畸形的目的。由于小牟牟家庭在利川属于贫困户,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,医院为他申请了“景岳堂杏林天使基金”。


  年11月1日,小牟牟接受“先天性脊柱侧弯椎体分节不全伴半椎体畸形生长棒内固定术”,手术非常顺利。术后半个月,小牟牟就可以带着支具下床活动了,后背及前胸畸形已经消失,基本达到正常生理曲度。孩子的胃口明显好转,术后短短一个月,体重增长了不少。


  3年过去了,小牟牟如今已8岁。除了不参加剧烈运动外,小牟牟看上去跟别的同学没什么两样,也是个好动活泼的孩子。牟爸在
  “孩子平医院里的叔叔阿姨,对我们全家来说,他们就是亲人,是他们给了孩子重新挺起脊梁做人的希望。”牟爸的话里充满了感激之情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