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性脊柱畸形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原来这张照片上的人是他梁益建,这位成都 [复制链接]

1#

自诩小医生,却站上医学的巅峰,四处奔走募集善良,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。你用两根支架,矫正患者的脊梁,一根是妙手,一根是仁心。————给梁益建的颁奖词

你是否还记得这张曾经刷爆朋友圈和微博的这张照片?照片里的这位医生,刚刚完成一台持续5个小时的脊柱矫形手术。

因为太累,他在休息室用两把小板凳支起一张“床”,胳膊当枕头,斜卧着睡着了。一旁的同事看到这一幕,用手机拍下这张图片↓↓↓↓

这张照片的主人公,就医院骨科医生梁益建。2月8日晚,梁益建成功当选“年度感动中国人物”,作为四川唯一的入选者获奖。

颁奖视频

梁益建

骨科硕士、神经学博士、教授、主任医师、硕士生导师、医院骨科主任。专攻重度脊柱畸形的截骨矫形手术。留学回国后一直从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、先天性脊柱后凸、僵硬性脊柱侧弯的研究及手术矫正工作。经手术治疗完全矫正的脊柱畸形最重者为°。获国家适用新型专利1项。主编《脊柱畸形手术学》。年获“全国抗震救灾模范”,年获“中国医师奖”、“大美医生”荣誉称号。

“我只是个小医生”

“《感动中国》15年,我们曾经在这里,迎来了一位又一位的医生,有的是从大山来的乡村医生,有的是都市里面的名医,然而站在这里的都是大医。今天我们在这里要认识的这位医生,他说自己是小医生……”

——在播放关于梁益建的短片前,主持人这样介绍

脊柱畸形改变的不仅是人的外形,与之相生相伴的呼吸衰竭、心脏衰竭,不断侵蚀着人的生命。虽然自我定位为“小医生”,但梁益建做出的却是大成就:他所接受的脊柱畸形患者,很大一医院所拒绝的。

梁益建收治的病人,大多是北、上、医院告知无法手术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。手术有多难?梁益建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,“就像在川藏线的悬崖边开车”。但他用自己的妙手仁心,打开了一个个被折叠的人生。

70°、90°、°……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个角度的测量词,但对于脊柱畸形患者来说,这些角度却犹如巨石般千斤重。

脊柱畸形,脊柱的冠状位,矢状位或轴向位偏离正常位置,发生形态上异常的表现,称为脊柱畸形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驼背。挺直腰板走路,穿一件合适的衣服,对于他们来说,只是一个奢侈的梦想。

目前,梁益建已经参与治疗“驼背”手术多例,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。在颁奖现场,央视特别安排了梁益建曾经救治的患者吴佳艳和刘仁福为他颁奖。当两名患者紧紧抱住梁益建时,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。

梁益建与被他治愈的两位患者

“看到他的病人挺直腰杆给他颁奖的时候哭了。”一名来自江苏的网友在央视新闻的微博下留言,短短几分钟就收获了一百多个点赞。

Yo_rong娴:看完感动中国,真的泪目多次。梁医生是中医大81级的学生,我是中医大14级的学生,为前辈骄傲。医者仁心,尽管我是护理学专业,但是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应该以善良的心娴熟的技术对待患者,帮助患者。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,但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什么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:这个是我亲眼所见,我三叔腰做医院去看三叔的时候,我还奇怪为啥这么多人头戴着这玩意,好多十七八岁的小孩子都得这病。仁心仁术感谢医生

焚琴煮鹤5:曾经在梁博士科室进修,经常看到他累倒在手术室内,真心佩服哪里来的那么好的精神头。恭喜梁博,实至名归!身边的人上央视,而且是感动中国,满满的幸福感!

盖世英雄甲乙丙丁:医院的骨科医生,很多天线宝宝来找他做手术,对病人也是真的好!

Jasmine的每天:切身体会,他付出的真的比我们看到的还多的多,治好了我姐姐,我姐姐当时恢复不好,她自己都放弃了,梁博却没有放弃,真的感谢啊!

睫毛弯弯:遇到这样的好医生真的是患者的福音,他不但用自己的医者仁心挽救了患者也挽救了无数个绝望的家庭!感谢您!

“我不收这些病人,谁来收?”

2月6日星期一,53岁的梁益建穿着白医院骨科住院部医生办公室。才下午1点多,不少头上和腰上戴着金属铁环的病人已在此等候。

年至今,9年间,梁益建从患者身上总结出一整套经验,专利发明了矫正脊柱畸形的牵引设备“头盆环”,这些患者因此被称为“天线宝宝”。

梁益建正在给病人治疗

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中,75%以上都是脊柱侧弯°以上、医院告知无法手术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,最小的只有9岁。年至今,由梁益建主刀的脊柱畸形手术超过例。

在国内,将极重度脊柱畸形手术做到如此高难度、如此多例数,医院骨科专家梁益建,因此有业内同行说:梁益建“建造了一座同行难以翻越的‘珠穆朗玛峰’”。

年至年间,医院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达名,其中,人已术后出院,余下90人目前正在接受治疗,还有61个患者排队等着入院。

“我不收这些病人,谁来收?”梁益建说,脊椎侧弯患者由于内脏长期被压,心肺功能、消化功能很差,同时又患营养不良、骨质疏松等。他目医院的牵头下,联合骨科、内科、康复科、营养科、麻醉科、药剂科等科室,用3至5年时间,初步制定出脊柱畸形生理、病理手术安全的标准,更加科学地帮助“低头”的“天线宝宝”开启他们的“抬头人生”。

正在查房中的梁益建

“我来给你找钱!”

尽可能为患者着想,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则。在央视网的简介上,梁益建被称为“四川爱心医生”,因为他面对病人,不光说“我来给你治病”,还经常说“我来给你找钱”。“反正愚公移山嘛,众人拾柴火焰高,通过我的努力,到处捐一点钱,就可能把病治好。”

到医院求治的病人,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。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,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,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,四处化缘。碰到有钱的朋友,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,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。

“我想他们治好,让他们成为一个正常人。”为了给贫困患者赢得更稳定的求助渠道,梁益建博士团队从年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梁益建的努力下,获得帮助的患者目前已接近名,金额近万元。

病房里的小趣事:

爱说段子:“治疗结束大家都脱胎换骨”

站在梁益建旁边的普措来自青海玉树,今年才20岁,刚来的时候脊柱侧弯,现在已经比梁益建高出一个头。“我们这盛产美女帅哥啊!”梁益建总是会蹦出一些段子,“治疗结束回老家,大家都是脱胎换骨。”

锻炼肺活量:自掏腰包给病人上音乐课

为了锻炼大家的肺活量,梁益建找来了音乐老师,每周二、周五,骨科活动室都会响起歌唱声。请老师的费用,一节课元,是梁益建自己掏的腰包。他要求每个人去练习唱歌都必须签到。

此外,“天线宝宝”的天线上,挂着一些彩色气球。原来,这是他们的“课后作业”,梁益建要求他们休息时锻炼肺活量,没事就吹气球。“6分钟爬完15楼。”梁益建“吓唬”自己的病人,让他们加快速度。张映清达不到这个速度,梁益建又会安慰她:“没得事,慢慢爬嘛!”

他和病人的小故事

医院骨科工作的医务人员,都知道梁益建的三大爱好:“治驼背、打太极、喝茶”。8年上千场脊柱畸形矫正手术,带动超0万元社会投入,病人都发自内心叫他“梁爸爸”。

整天围着手术台和患者转,动辄手术要长达10个小时。尽管很累,但他说他永远忘不了一位患者对他说过的话:“我只想看看帮助过我的人长什么样子。”

“这对很多正常人来说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,但是在他们眼里这却是一个比登天还要困难的动作,正是因为我知道他们这样生不如死,所以当每一个需要我帮助的人出现时,我真的没有办法拒绝他们。”

他将"伟大"与"平凡"画上等号

用无私奉献感动中国

用自己的妙手仁心

打开了一个个被折叠的人生

让我们为这样一名医者仁心的医生点zan!

四川日报记者吴浩

本文编辑:陈晨

综合成都发布、成都晚报、微成都、掌上问医等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